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学校基本信息 >> 发展规划 >> 正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当前的形势与挑战 3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战略 5

(一)指导思想 5

(二)战略定位 5

(三)发展路径 6

(四)重点领域和发展指标 7

三、主要任务 9

(一)创新驱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10

(二)优化结构,凸显学科发展特色 11

(三)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4

(四)激发活力,抢占科研创新高点 16

(五)引育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9

(六)主动出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1

(七)扩大交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23

(八)加快建设,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25

(九)从严治党,提升治校管理水平 27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实施 30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30

(二)宣传发动,凝心聚力 30

(三)制度支撑,资金保障 31

(四)加强监督,强化评估 31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学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创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重要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东省教育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当前的形势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各项工作,着力推进白云校区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特别是学院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及全面启动创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作以来,加快了发展步伐,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全校师生人心思进,为“十三五”期间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五年的建设,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学院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号角已经吹响,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及广东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师范大学提供了新的机遇;二是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的实施,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内部环境看,2015年申报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未获成功,凸显出学院在软硬件建设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白云校区建设进展较慢,筹集建设资金存在较大困难,办学条件急需进一步改善;二是学科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和学科实力亟待提高,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职业教育研究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理工科专业比例偏低,与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急需加快推进;四是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尚未突破,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人事制度与校内资源配置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取得的成绩固然喜人,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更为紧迫。学院事业到了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迫切需要转型创新,迫切需要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迫切需要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拿出行动的勇气和魄力,做改革的促进者和实干家,共同推进学院事业不断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改革,以“创新强校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产教整合、科教结合,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向应用型转变,着力提高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发挥在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独特的人才支撑作用,实现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的协同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师范大学为广东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进省作出重要贡献。

(二)战略定位

“十三五”期间,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训精神,办学定位不变,办学方向不改,办学信念不移,始终坚持“一个定位”,着力推动“两个发展”,争当“两支生力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师范大学。

——坚持“一个定位”: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抢占中国南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高地,打造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与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师范大学。

——推进“两个发展”:一是外延发展,以白云校区建设为龙头,盘活一校四区资源,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二是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不断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争当“两支生力军”:一是积极投身广东“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创建工作,致力培养高水平的职教师资,致力推进职教发展研究与决策咨询,争当广东现代职教综合改革生力军;二是主动服务广东社会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致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致力推进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创新,争当服务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生力军。

“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办学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整体达到国内同类技术师范大学的先进水平,成为广东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排头兵。

(三)发展路径

为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做到: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师范大学,瞄准2018年更名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位授权点建设合格评估等具体目标任务,认真对照有关指标体系,集中优势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力争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坚持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通过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紧密对接产业,深度融合职教,建立能统筹整合和发挥人才、学科与资源优势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坚持特色发展,协调发展。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育学科优势上凝炼特色,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打造特色,在优化科研环境、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上突出特色,在优化办学空间、吸纳社会资源上拓展特色,促进办学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成果。确立广大师生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的强大合力。认真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善和稳步提高师生员工在改革发展中的成就感。为师生员工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保障师生员工具有与学校改革发展相匹配的获得感,形成学院事业与个人事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四)重点领域和发展指标

根据“十三五”发展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具体发展指标,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发展。

——基础建设。重点加快白云校区建设,到2020年把白云校区建成能基本满足2万人办学规模的主体校园;优化校区功能,明确校本部和白云校区主要承担教学科研的办学功能定位,北校区和西校区主要承担对外合作与交流、学生创新创业、教师成果转化与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定位;着力提高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打造更为快捷优质的教育信息服务环境。

——办学规模。2020年在校生规模控制在20000人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1000人左右、来华留学生300人左右;专任教师队伍规模达到1100人左右。

——学科建设。通过学科整合,提升学科发展水平,理顺院系结构与学科专业的关系,集中优势力量,力争新增3-5个珠江学者岗位、3-5个省级特色(优势)重点学科、5-8个专业学位授权硕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师资队伍。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引进和培养在省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带头人30名左右;通过“青年英才计划”,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型骨干人才100名左右;力争引进“珠江学者”、广东省杰青、珠江新星、特支计划、扬帆计划、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

——人才培养。按照“紧密对接产业,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每个学科专业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紧密对接。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互动对接,提高“双师双能型”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科研创新。通过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的制度创新,提高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水平。到2020年,实现科研经费总量2亿元的总目标,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基地5-10个,新增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左右,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和国家级科研平台。

——社会服务。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扩大职教师资培训规模,重点建设职业教育研究院和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打造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与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加快推进顺德、清远、河源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推进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打造我院特色服务模式。

——制度创新。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努力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学院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探索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机制。

(具体发展主要指标见附表)

三、主要任务

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继续加快校园基础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特色培育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点任务,着力提升办学综合实力。

(一)创新驱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领导体制运行改革创新。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按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章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理顺落实领导权、行政权、学术权和民主管理权,建立完善权责分明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具有技术师范大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2.深化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用好办学自主权,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协同创新,深化二级院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学与科研制度改革、资源配置机制改革、财务制度改革,努力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学院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探索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

3.改革校内资源配置方式。加大统筹规划力度,建立效率优先的资源配置模式,制定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使用监督制度、资源使用评估制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整合盘活校内资源,扩大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增强学院财务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各项建设目标实现和教职工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4.创新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现有薪酬分配制度,完善绩效分类考核办法,完善各类别岗位设置,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人才的收入水平,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制定完善有利于标志性成果和推进校政行企合作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人员考评体系及其相关激励措施,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5.推动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大力推进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逐步制定完善招生考试、人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评估等系列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管理机制。加大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推进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广东技能型人才知识产权实训基地、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等建设,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校地行企协同育人、联动发展的新机制。

(二)优化结构,凸显学科发展特色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密围绕办学定位,以服务经济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学科整合,带动校内二级院系架构重组,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引导师资、资金与设备等多种资源向学科建设有效汇聚,集中优势力量,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一级学科为基础整合现有学科资源,理顺二级学院的学科、专业归属,调整院系结构,统筹配置“一校四区”资源。增设数学与系统科学、光电工程等理工类二级学院,适度压减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优先发展理工类学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70个左右。按照通过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目标定位明确、竞争优势凸显”的学科专业发展目标,构建符合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师范大学建设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7.打造优势重点学科。力争新增珠江学者岗位3-5个,优先建设通信与信息系统珠江学者岗位;重点建设控制科学与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学2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民族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力争新增广东省特色(优势)重点学科3-5个,力争获取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着力抓好学位点建设和培育,重点建设好控制科学与工程、民族学、新闻传播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加快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工商管理等10个一级学科;培育电气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学6个一级学科。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扎实拓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等专业领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光学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领域,积极培育会计、税务、艺术、金融、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学位。

确保民族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合格评估,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复核评估,教育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专项评估。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新增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5-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做强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研究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

8.优化学科管理制度。建立学科评价机制,强化分类引导,对各学科进行分类评价。重点对接区域若干产业行业,围绕产业行业,引导理学院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工学院系对接产业行业重大需求、人文社科类院系协同开展热点问题研究。对学科建设实施绩效考核,引导各院系优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质量。依据每个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建设成效,定期进行招生指标、建设资金、教学场地、师资规模等资源动态优化配置。

明确学科管理职责,加快开展学科规划和评价研究,解决学科建设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育与引进力度,实行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负责制,贯彻研究生培养导师责任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学科动态调整和支持机制,对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进行常态支持,对发展缓慢滞后、建设成效不明显的学科予以调整。

(三)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拓宽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覆盖面,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探索试行完全学分制。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建立健全选课制、导师制、学分计量制、补考重修制、学分互认制等学分制管理体系。

10.提高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实施卓越职教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模式;建立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推进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探索高职本科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扩大并增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改革的范围和辐射力度。

11.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围绕培养卓越职教师资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紧密结合广东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产教融合”硕士研究生人才联合培养新机制。完善和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产教(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卓越职教师资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学位建设,积极开拓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12.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组建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全面统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建设;筹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建成2-3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筹建1-2个“众创空间”,联合行业企业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13.加强基础教学平台建设。按照“专业集群、资源共享”的思路,建设电工电子、基础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师范生技能等全校性基础教学平台,强化基础教学条件建设,构建基础平台优质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夯实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基础

14.启动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实施专业分类指导,培育专业特色。以省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带动校级各类专业建设发展,形成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专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比照《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申请开展认证的专业给予一定的建设启动经费,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资金资助和支持。

15.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审核评估为契机,开展系列自查自评自建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完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力争新增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项左右,国家级项目1-2项。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引入以第三方评估为主的社会化评价机制,推进学科专业国际认证。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激发活力,抢占科研创新高点

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应用研究导向的科研创新,形成特色明显、具有承接重大项目能力的科研平台体系,涌现一批有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努力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进省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到2020年,实现科研经费总量2亿元的总目标,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基地5-10个,新增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国家级奖励1项以上。

16.打造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整合优化资源,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力争新增省部级、国家级的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研究基地等重大科研平台。在职业教育、民族创新发展、智能制造、3D打印、信息安全、光电信息、机器人、知识产权、在线教育、大数据等领域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基地5-10个。

17.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着力提升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着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力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达到10-15项,获各类国家级项目40-60项、省部级各类项目100项以上。

18.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实施“重点平台与科研成果培育基金”等培育计划,根据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结合学院实际,实行重大(重点)项目培育、结合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从项目立项、实施、到验收和成果鉴定进行科研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重大科研成果顺利产出。加强成果推广普及,资助出版若干由我院学者撰写或主编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培育重大学术成果和学术精品。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0项以上,授权的发明专利150件以上。

19.激发科研创新活力。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及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协同组织、人事和科研等部门,在干部选拔、人事任免和职称评审等领域进行综合改革。通过完善科研评价导向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实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对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学术贡献、理论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完善科研激励与考核机制,特别是加强横向项目和横向经费的管理,出台高水平科研论文的培育和奖励办法,重奖重大科研成果,激发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0.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在人员、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争取举办更多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完善科研诚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第三方公开透明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对评审专家的监督制约机制,构建科研诚信体系。

(五)引育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充实和提高并重”原则,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21.实施人才引育工程。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重点建设中青年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创新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以特聘教授、兼职教授、项目合作等方式,“一人一策”“一人一议”,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完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大力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未取得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专任教师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培训,或到国内重点院校和相关重点学科单位访学研修,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引进和培养在省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带头人30名左右,遴选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100名左右,力争引进“珠江学者”、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

22.加强“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采取创新举措引入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专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每年选送一批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每年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约5%左右。

23.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健全校内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校内人才资源配置,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引领作用,培育若干个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一批层次清晰、梯队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团队,实现个体优势向整体优势转变。

24.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结合教师的学科、专业和职称背景,以及目前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个人自愿、人岗适配的原则,确定教师的二级学院(单位)归属,进一步优化教师岗位设置和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拟设立教学类、教学科研类、成果推广与社会服务类职称系列,对教师进行分类考核与管理,人尽其能,最大程度释放出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降低用人成本。“十三五”期间,专任教师总量达到1100人左右,新增博士学位教师21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0%;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85%。正高级职务教师比例达到13%~15%,副高级职务教师比例达到28%~30%,“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35%左右,具有半年以上国外研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15%。

25.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考核和评价教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遵循教育规律相结合、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考核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评教师社会服务,突出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综合评价教师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等方面的工作。

26.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和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六)主动出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产业融合,科教结合”,加快融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战略,寻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项目与平台,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与服务体系,服务与引领广东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努力成为解决广东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及各类社会人才培养的生力军。通过全方位的开放合作,为事业发展赢取更多的空间和资源。

27.提高特色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质量,努力打造“广东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镇”;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与决策咨询,努力打造“广东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重镇”。整合校内外资源,重点建设好职业教育研究院和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两个高端智库,加大力度建设广东技能型人才知识产权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作为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广东民族干部培训中心的作用,整合师资培训中心与继续教育学院资源,积极开发新项目、新市场,拓展各类职教师资培训、考核鉴定以及为民族地区培养干部等社会服务。形成并提升“立足广东,辐射华南,服务国家职业教育与民族教育发展”的特色社会服务格局。

28.创建新型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市场驱动、需求导向、合作共赢的的政产学研金多模式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我校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高新园区、行业企业共建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广东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顺德)功能与基本建设,提升“产教通”网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广东技能人才知识产权实训基地”,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核心人才支撑。成立广东民族地区创新发展研究院(清远),服务粤东西北民族地区转型发展;牵头成立广东省民间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服务;与广物汽贸、南方传媒、中兴通信、珠海鼎利等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共建面向行业产业的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29.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业绩的考核。依照学院知识产权及专利条例,保障教师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合法收益。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等科研评价、管理等相关制度。推进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成立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转化重点科技成果5-10项,在珠三角地区搭建产学研基地1-3个;孵化、建立高新技术企业2-5个。

(七)扩大交流,拓国际合作空间

积极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国际优势高等教育资源,通过推行教师、教学、学生以及科研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教育教学科研事业快速稳定发展,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30.提高教师国际化程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发掘引智渠道、完善薪酬体系和聘用方式,适当增加来校任教的外籍教师人数,发挥外国专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拓并建立相对稳定的国(境)外教师进修学习基地,制定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境)进修、学习的相关政策,逐年扩大我院教师国(境)外交流规模。

31.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积极利用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通过课程引进、联合培养等方式,促进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建立与国(境)外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和学位联授制度、及相应的操作规范和信息平台。完善适应跨境学习交流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拓展优秀学生赴境外国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渠道。逐步提高赴国(境)外高等学校交流学习的学生数量。在国际合作办学层次上,在扩大本科层次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提高硕士学位层次研究生联合培养规模。

32.促进科研国际合作。支持教学科研部门与国(境)外大学相关机构开展科研合作,鼓励成立联合研究机构或联合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与科研实力。在原有国际合作教学科研平台的基础上,逐年增加联合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团队的数量,到2020年,争取成立3-5所联合研究机构,3-5支联合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在国际优秀期刊发表论文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3.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增加来华留学生全英专业,稳步扩大学历留学生比例。到2020年,留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00人以上,其中学历生占50%。同时扩大生源国规模,尤其注重增加招收来自欧洲、亚洲以及美洲留学生的比重。

34.建立促进国际化办学机制。改革国际合作与交流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国际化评估机制,对相关二级学院的国际化项目、国际化课程等进行考核评估。建立国际合作激励机制和涉外法律保障机制,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专家咨询机制,营造有利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环境。

(八)加快建设,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建立基建项目库,重点加快白云校区建设,到2020年把白云校区建成能基本满足2万人办学规模的主体校园。着力提高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全面改善办学基础条件,建设美丽校园。

35.加快白云校区建设。20000人在校生规模规划推进白云校区建设。全面完成白云校区修建详细规划的调整编制工作及修规调整后的校区环评工作。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力争全面完成二期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包括第二食堂及后勤服务用房、学生活动中心、3栋学生宿舍、4栋教学实训楼、图书馆、音乐馆、第四教学楼、科技大楼,在“十三五”末交付使用。完善白云校区校园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校园环境建设。依据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完成三期工程的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

36.优化一校四区功能。立足长远发展,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优化一校四区功能布局与资源配置。明确校本部、白云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的办学功能定位,逐步实现办学功能中心向白云校区的转移,实现多校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7.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目标,多渠道、全方位地增加资金投入,优化、整合现有的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级科研平台,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做好校级共享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行、开放、监督和考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完善科研实验室等仪器设备资源向本科生开放的机制,把优质学科和研究资源有效转化为本科生的教学资源;建立合作办学机制,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方式,积极引入校外资源,吸引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8.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以智慧校园项目为抓手,加快教育信息化、办公系统自动化和档案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建立共通互联的校园资源数据库,推进数字化资源汇聚、推送及共享机制的开发和应用,建设更为快捷优化的教育信息服务环境。通过五年的建设,全面建成先进的新一代校园网,完成无线校园网络建设;构建以“云服务、云计算”为核心的资源虚拟化、管理集中化的公共计算环境,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建设以统一信息标准、统一公共数据平台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校园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项业务的信息化水平。

39.营造良好办学环境。加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教学科研用房、图书馆舍紧张局面,科学配置资产、资源,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完善校园生活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维修维护老校区基础设施,逐年改造现有学生宿舍,按现代公寓标准配备设施和安排入住人数,想方设法增加教工过渡房数量。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坚持以学院投入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推动后勤开放化、专业化发展,构建联合后勤保障体系,提高后勤保障质量。统筹推进校园绿化和生态建设工程,科学布局校园景观,推进新老校区节能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和美丽校园建设。

(九)从严治党提升治校管理水平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依照学院章程,系统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共同推动“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40.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全问责机制,深入推进学院全面从严治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适时研究制订新的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认真落实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扎实做好廉政风险防控。

41.全面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适时召开学院第八次党代会,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开创学院各项事业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新局面。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更好发挥二级党组织作用的运行机制,研究制订规范基层党支部运作的工作指引,严格做好师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深入开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教育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二级单位领导班子、领导人员任期目标管理和分析研判机制,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成立学院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群团组织改革,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42.推进依法依规治校,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全面清理、修正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科学治理、民主管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建立健全学院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和推进依法治校中的作用。加强预算管理,增强学院财务的宏观调控能力,扩大办学经费来源渠道,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和教职工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加强审计工作,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风险防范作用。加强信息公开、校务公开工作,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加强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完善师生权益救济制度,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把法治手段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模式,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申诉处理和调解委员会,实现师生权益救济。做好校园政治安全、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工作处理机制,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43.厚植大学校园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以建校60周年校庆为契机,深入挖掘校训、校史文化内涵,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树立学院良好公共形象,增强师生爱校荣校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深入开展“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校园学术氛围,打造一批体现学院特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积极抢占网络新媒体阵地,打造若干师生喜爱、粘度较强的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大力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加强校内文化广场、雕塑景观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进取、创新、爱校、实干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实施

本规划是“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校上下要凝聚共识,汇聚智力,明确责任,认真实施,确保各项建设目标和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力争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协调,统筹推进,设立编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动态调整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各项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实施的责任,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导向,积极争取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凝聚推进规划实施的各方力量,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二)宣传发动,凝心聚力

宣传部门牵头,各种媒介,各单位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向师生员工宣传规划,增强师生员工对学院“十三五”发展的思路、目标、举措的认同感,凝聚改革共识,共同推动学院事业发展。

(三)制度支撑,资金保障

围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制定实施各项改革方案,为实现学院规划目标和重点发展任务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经费统筹管理力度。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建设基金、社会资金的支持,发挥各类资金对学院“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

(四)加强监督,强化评估

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检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发布规划实施的评估报告,把规划实施情况作为各单位及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院调整办学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针对“十三五”期间学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对“十三五”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与完善。

 

 

 

 

 

 

 

 

附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

发展指标

2020年

人才

培养

在校生

规  模

全日制在校生(含研、本、专)(人)

20000

本、专科生(人)

19000

留学生(人)

300

硕士研究生(人)

1000

成人教育在读生(人)

12000

毕业生就业率(%)

96

科学

研究

科研经费总量(万元)

20000

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基地(个)

5-10

新增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项目(项)

10-15

新增国家级项目(项)

40-60

新增省部级项目(项)

100

新增省级以上科研成果获奖(项)

20

新增国家级科研成果获奖(项)

1以上

新增三大索引、高水平论文(篇)

1500以上

新增专利、软件著作权(项)

500

新增专著、教材(部)

100

学科

专业

建设

博士学位授权点(个)

1-2

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个)

2-3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硕士点(个)

5-8

新增珠江学者岗位(个)

3-5

学科

专业

建设

新增省级特色(优势)重点学科(个)

3-5

专业总数(个)

68-70

职教师范类专业比例(%)

50

理工科类专业比例(%)

45

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

2以上

新增国家级专业改革项目(项)

1-2

新增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类专业建设项目(个)

3-5

新增省级教学团队(个)

2-4

新增省部级以上精品课(门)

5以上

师资

队伍

建设

专任教师规模(人)

1100左右

生师比

18:1以下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40

具有研究生学历获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85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13-15

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28-30

具有半年以上国外研修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

比例(%)

15

“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35

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个)

10以上

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教学名师等(人)

10以上

引进和培养青年优秀人才(人)

100

支撑

条件

新增校舍建筑面积(m2

160000左右

新增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m2

130000左右

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