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的规范化教学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是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规律,依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任务和工作特点,总结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管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帮助大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就业观,引领大学生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从而有效安排大学生活,合理规划未来发展。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学生处招生就业办下达教学任务之后,任课教师应在学期开学前制定好教学进度计划;
(二)教学进度计划严格按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章节内容,教学安排学时分配等明确,一般以2-3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
(三)教学进度计划应留有一定课时的机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节课;
(四)任课教师不得私自改变教学进度,如果确定需要改变计划,应向学生处招生就业办申报,经批准后,方可改变。
三、备课
(一)钻研《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参考书,对教材力求“一懂、二透、三化”;
(二)注意介绍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的新知识、新技术及其使用和发展情况;
(三)了解学生,讲究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四)选择教学法。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技巧、艺术。
四、教案的撰写
(一)教案撰写应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二)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组织和处理教学内容;每次课均需标明重点、难点;
(三)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及其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方法应突出教学重点;
(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案内容要与进度计划相吻合;教案应及时更新;
(五)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可灵活编写符合教学需求的教案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格式。但必须保证:首页填写规范;教学过程完整,纲目清楚,有小结,有作业布置,内容充实。
五、课堂教学
(一)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进度已计划的教学,有教案,备课充分;
(二)教学方法得体,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适当,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
(三)板书辅助教学,要求条理清楚,规范;
(四)教师上课要做到仪表大方、精神饱满,课堂语言一律采用普通话;
(五)及时登记教学日志,内容详实(包括章节,教学内容,作业布置及学生出勤,组织纪律等),语言力求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逻辑性强、速度适中、语调应有抑扬顿挫;
(六)上课不得迟到,早退和随意拖堂,中间不得随意离开课堂;
(七)严格按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案规定的时间、内容、方法讲课;
(八)注意调动学生注意力,妥善处理课中出现的意外干扰,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九)作好课后总结,及时总结本课经验并写入教案。
六、作业布置及要求
(一)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大纲范围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二)规定完成的作业适合一般水平,选做作业有利于优秀生发展;
(三)作业要求明确、富有独立思考性质,力图结合实际问题、专业应用情况。
七、作业批改及辅导
(一)作业批改有全批、全改、部分批改、轮流批改等形式,应采用何种形式由授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
(二)作业效果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
(三)注意将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及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记入教案。共性问题应在下次课或辅导中解决。实行典型作业展览;
(四)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及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问题有目的地辅导,如集中解答疑难、指导思考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八、成绩检查
(一)成绩检查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复习、巩固与运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知识,明确努力方向;帮助了解自身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帮助教师了解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
(二)检查方法分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
(三)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出好试卷,送学生处招生就业办审核;
(四)任课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批改试卷,并做好成绩统计,及时上报学生处招生就业办;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分。
(六)评分标准要恰当,评分应公正;
(七)各成绩记入教务管理系统。
九、教学工作的检查
(一)制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听课计划,每学期至少三次。依据听课目的选择听课形式。听课后应及时和授课教师交换意见;
(二)查阅学生作业,检查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查阅考查登记簿,检查试题内容、评分情况及教学效果;
(三)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十、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是检查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的方法,每学期结束前有关人员应提交如下总结:
(一)任课教师填写“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表”检查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完成情况,从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从学生与教师双方面检查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说明原因,拟出改进措施;
(二)学生处招生就业办提出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综合学生对本科教学的普遍意见,平时检查教师工作的资料、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及学生成绩等几方面材料,分析课程教学工作的优缺点及其原因,拟出今后组织教学的措施。
十一、附则
(一)本制度由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解释,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
(二)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